毁了你职业生涯的三个错误认知!

原文地址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4J_4Mfwd8PYd8VyBB0LXbA

小结:

三个错误认知:

  1. 进行大量重复练习?

    反复练习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。这种学习方法是在助长人的惰性。单纯地重复练习意味着我们在机械地、快速地重复一些东西,想把它们烙在自己的记忆里

    读书-思考-行动-反思

  2. 努力努力再努力?

    底层逻辑是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,最先的核心切入点,从这个点开始思考,从而作出之后的决定。

    当围绕着底层逻辑思考时,做出的决定才是和初心一致,最贴合内心的,也是真实的人性反馈。

  3. 一定要用最新,最流行的工具?

    在尝试了使用工具便捷的甜头后,于是,我们容易掉进一个误区:追求使用最新,最流行的工具。

    技术人,不要老是埋头敲代码,要有点产品思维,要注重思想上的提升。语言只是一种工具,一种实现的手段,不要只做工具的奴隶,而要做思想上的巨人。

    一个只会熟练使用编程语言的程序员,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编程技术上的精进,而不注重编程思维的提升,那么也很难以获得新的突破。

    技法固然重要,但凌驾于技法之上的,却是一个人的思想高度

  4. 最后

    我们之所以努力,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。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。你做的事情越多,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。

个人思考:

重复练习是在助长人的惰性,习得-思考-行动-反思

找到问题的底层逻辑

要注重编程思维的提升

众所周知,在技术迅速转变、业务要求不断变化的 IT 行业,重塑职业道路似乎成为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。

那么,程序员想要不被淘汰,避免自己在职场上过早地走入死胡同,最稳妥的办法–接受新技术,保持终身学习。

问题是,如何学?该避免哪些认知误区?

1. 进行大量重复练习?

在开始之前,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:

上高中的第一天,班里来了一位学习非常刻苦勤奋的同学。这位同学勤奋到什么程度呢?书桌上的资料书堆起来后,可以完全把她淹没。课余时间,我们一般都会稍作休息,聊聊天,活动活动之类。

但她是那种一刻钟都不肯浪费的人。当我们在玩耍时,她在读书学习;当我们在学习时,她也在学习;当我们午休时,她还在争分夺秒学习。晚上宿舍关灯休息时,她就会走到楼道里,借着昏暗的灯光继续学。

像她这种勤奋的孩子,我们都以为她成绩很厉害。结果考试成绩出来,吓了我们一跳:全班倒数第五名。

后来我们发现,她所谓的勤奋,其实不过就是在不断重复背题,实践题海战术。好读书,但不求甚解。是典型的“死记硬背”类型。碰巧背对了题,成绩就会上升。一旦题目“变”了身,成绩就急剧下降。

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就是,倘若想要学好某门技能,就应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这上面,然后通过不断重复的练习、练习、练习,直到掌握为止。

而我们大多数人,都对这个方法深信不疑。因为曾经在考试期间,通过在集中练习后,在短期内效果显著,尝过甜头。

像这种不断重复的练习,往往见效快,但时间一长,就暴露出其弊端。

在《认知天性》一书中,作者认为,反复练习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。这种学习方法是在助长人的惰性。单纯地重复练习意味着我们在机械地、快速地重复一些东西,想把它们烙在自己的记忆里。

最熟悉的例子就是考前的”填鸭”,这种错误的方式让人觉得自己已经很熟练了,已经掌握了知识,但实际上这种方法不仅做不到真正的精通,也不会产生持久的记忆。

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?书中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,而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间隔练习。

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:

记得有一次,项目中要引入新技术,需要我们自己折腾学习。当时在学习的时候,遇到了一个技术性问题,而周遭又没有人可以指导,只能自己上网搜索。

当时只有一个心里念头:今晚不把问题解决,誓不罢休!

于是,加班加点,反复尝试,不断折腾。可是无论怎么折腾,结果还是没有任何进展,反而效果越来越糟糕。

夜已深。无奈之下,只好先行放弃。可待睡一觉后,第二天再尝试时,发现好像突然开窍,完成得比前一天更好。

这里,涉及到一个“间隔练习”的问题。间隔练习,在这里,我把它称之为“爱迪生工作法”,这个工作方式,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“劳逸结合”方式。

据说爱迪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,就会躺在躺椅上小憩。每次他手里都会抓住一个铁球,如果不小心进入了深度睡眠,手里的铁球就会掉到地上把自己弄醒。这样,他就可以享受那种半梦半醒的状态,也是最有创造力的一段时间。

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工作方式。每学习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,休息一小段时间放松,这样让身心保持在一个舒适的状态,更容易让大脑建立新的连接,效率比持续工作/学习要好很多。这也是间隔练习带来的好处。

关于该如何有效学习,在《认知心理学》里,提出了PQ4R法,即预习-提问-阅读-反思-复述-复习

简单可以归结为,“读书-思考-行动-反思”循环模式。通过这个循环进行读书,才能把一本书逐渐读透。这个模式应用在学习,工作流程上也同样适用。

学习是反人性的事情,当你感觉难,那就是正确的状态!在安德斯·艾利克森的《刻意练习》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是“刻意练习自己不擅长的部分”。这个过程会让大脑处于一种非常不舒服的状态,会非常艰辛,若想有所成,前路必然艰辛。

关键是,要在正确的方向上使力。认知错了,一切努力都是徒劳。

2. 努力努力再努力?

有时候会发现,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,却依然还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,别人稍稍发力,就能迅速地找到突破口。这里涉及到另一个关键点–底层逻辑。

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程维说过,“遇到任何难以解决的问题,就会去想,最关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”

那么,什么是底层逻辑?这里,可以理解为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,最先的核心切入点,从这个点开始思考,从而作出之后的决定。

当围绕着底层逻辑思考时,做出的决定才是和初心一致,最贴合内心的,也是真实的人性反馈。

这个怎么说呢?

在《颠覆认知》一书中,作者曾列举过一个例子:

你教小朋友骑自行车,如果跟他说一大堆平衡理论,动力理论,他还是学不会。你只要告诉他底层逻辑–向前奔跑的自行车不会倒下,那么他自己捣鼓一下,很快就能学会。

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,关键就是要看它能在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。作为新手,这个需要花时间去折腾,通过对事物的深入理解,熟悉后才能找到。

而在商业模式里,一个公司的底层逻辑,往往与其定位密切相关。

例如,苹果公司的底层逻辑是“极致的人机交互体验”,所以苹果的产品设计都是“体验优先于性能”;

腾讯的底层逻辑是“用户体验”,所以腾讯员工的动作靠两个东西来约束:一个是KPI,另一个就是“用户体验”这个核心价值认知,而且用户体验大于KPI;

有了底层逻辑,公司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,也就有了破题的切入点,这也是公司成功的一个关键。

同理,可以引申到学习与工作中去。

类比到学习。当学习java编程语言时,学过c语言的人可能更容易上手,因为学习语言的底层逻辑相同;当物理上讲到加速度时,有玩过过山车经验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。

这个学习的过程,就像滚雪球一样,越滚越大。随着经验的丰富,看待世界更为成熟,面对新知识时也就更容易触类旁通,举一反三和迁移。

这些禀赋,在切换到新领域之后,都可以顺利移植,构成我们常说的底层逻辑。

这种底层逻辑,与法纳姆街博客上解释说的心智模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。

引用法纳姆街博客上的话来解释说,心智模型就是我们大脑做决定时所用的工具箱。工具箱里有的工具越多,你就更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。因此,心智模型是工具,也是举一反三和学习迁移的基础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3. 一定要用最新,最流行的工具?

荀子在《荀子·劝学》中说:“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。”

由此可见,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,是我们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。

同理,引申至我们的学习,工作中,同样适用。例如,在处理大量的数据统计上,使用计算器,或借助程序演算,会比口算或者笔算来得便捷高效,从而节省了多余的时间,可以投入到深度工作中去。

例如,在项目趋向稳定阶段,需求变更较小,大量重复性验证的测试工作,可以通过使用自动化工具辅助解决,从而释放了更多的人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;

设计师熟练使用各种设计软件,借助设计软件,能快速高效地完成精美的设计图;

程序员熟悉使用编程语言,能开发出各种改变人类生活方式,甚至改变世界的软件;

产品经理借助原型工具,能有效地把用户需求转换成一张张“会说话”的原型图。

可以说,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天,善于利用身边已有的条件资源进行配置,会让你事半功倍。

在尝试了使用工具便捷的甜头后,于是,我们容易掉进一个误区:追求使用最新,最流行的工具。

正所谓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过度依赖工具,只会适得其反。

例如,一个精通使用各种设计软件的设计师,如果一直只是在对使用工具的技巧上精进,不断在新工具,流行工具的使用上打磨,而不注重创新,不注重设计理念的提升,那么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设计“工匠”;

一个只会熟练使用编程语言的程序员,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编程技术上的精进,而不注重编程思维的提升,那么也很难以获得新的突破。

以前的一个技术总监对我们说过一番话,“技术人,不要老是埋头敲代码,要有点产品思维,要注重思想上的提升。语言只是一种工具,一种实现的手段,不要只做工具的奴隶,而要做思想上的巨人。”

特里说:“即便你拥有一种专业技能,也会潮起潮落,新的热潮会开始涌现。如果你想站在最前沿,你的思想就要变得更开阔。关键不再仅仅是找到从A点到B点的最短捷径。”

由此可见,技法固然重要,但凌驾于技法之上的,却是一个人的思想高度。

4. 最 后

在《认知天性》里有一段话,“我们之所以努力,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。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。你做的事情越多,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。”

虽然我不太苟同,在 IT 行业有所谓的‘走入死胡同的工作’。但是技术在更新,工作一直在变化,这对IT人来说是个真正的痛点。

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,拥有可迁移的底层能力以及不断提升的思想高度,即使有一天,AI替代了现在的我们,我们依然能去制造另一个AI,BI,CI……

打赏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

微信分享二维码
  • Copyrights © 2015-2023 高行行
  • 访问人数: | 浏览次数:

请我喝杯咖啡吧~

支付宝
微信